私自调表、隐瞒事故、车型作假……购买二手车这些“坑”怎么躲?官方支招了!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
近年来,二手车销售市场发展较快,相关投诉也呈上升趋势。问题多集中在虚假宣传、修改里程、隐瞒车辆真实维修信息等方面。近日,青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青岛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通过维权联动机制,成功调处一起二手车纠纷,纾民困,化矛盾,有力推动了“诉结事成人和”。4月13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公开了该起纠纷案件,市消保委进行了解析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大家加强事前防范,避免二手车消费陷阱。
【案情简介】2022年2月15日,张先生从某汽车服务站购买一辆天籁18款智进版二手车,花费11.6万元,购车时商家明确表示该车里程为7万多公里,无事故,并签订协议。3月初,张先生去4S店进行保养时,发现该车有调表情况,实际公里数为13万公里,同时前后保险杠和后机盖都有过维修钣喷,并且实际车型并非18款,而是16款。张先生向青岛市消保委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消费维权投诉站寻求帮助,希望能对该二手车从技术方面进行全面检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隐瞒事故、私自调表等问题,并请市消保委、消费维权投诉站进行调解,要求退车并且赔偿车辆使用后的保养费、误工费等费用1万余元。
【处理过程及结果】3月15日,接到张先生投诉后,投诉站工作人员迅速展开调查。通过仪器设备、检测检验分析,工作人员认为张先生反应的情况基本属实,并向商家说明了检测情况以及商家应承担的责任。经市消保委、投诉站双方多次不懈努力,在事实面前,商家最终同意以11.65万元回购已经出售过户的车辆。消费者表示满意。
【消费警示】
一是选购前核实好信息。消费者选购二手车时,要选择商业信誉高、规模大、具备经营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经营者。购买前要详细询问车辆现状、车型信息、价格、车辆评估报告等具体情况;还要注意落实门店是否有第三机构的承诺、售后保证(一般是发动机、变速箱一年两万公里的质保)、第三方机构鉴定认证等事项。
二是签协议前做好查看。要检查车辆登记证,查看车辆过户次数(尽量避免选择过户次数较多的车辆)、查询迁入地(尽量选择当地车辆,选择外地车辆需谨慎)。确定车辆后,交齐全款前,要尽快过户,不能及时过户的可先付定金。
三是签协议时落实好权利。消费者要主动与门店签订购车协议,将车型、价格、车况、公里数、售后服务、是否办理抵押登记、报废期等约束条款体现在书面上,为日后维权固定相关证据。
四是发生纠纷后科学维权。消费者应注意保存好购车协议、购车发票等相关证据材料,与经营者协商不成时,及时拨打经营者所在地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电话,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价格欺诈、床型作假、面积“注水”…青岛曝光一批民宿领域典型案件
- 问法热线|员工拍假视频传诋毁,老板如何维权?聚焦网络暴力与网络谣言,律师给您维权支招
-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支招个人防护与旅行防疫
- 外卖小哥遇劳动关系认定、工伤索赔难,专家支招
- “三伏天”高温来袭,中医支招预防“空调病”
- 志愿怎么填?高校面对面支招,半岛高招会高职(专科)场火热举行,“3+2”、专升本、新增专业关注度高
- 国际茶学专家为“智慧茶园”建设支招 精细指导日照圣谷山茶场南山茶园标准化建设
- 用左氧氟沙星后可能跟腱断裂?药学专家支招科学用药
- 专科志愿咋报?这场高招会支招!半岛高招会专科场7月20日启幕
- 半岛V视 | 问法热线:线上推广效果差,能退费吗?律师支招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