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聚焦 | 芯片短缺之下 造车新势力销量何以翻倍增长?

2021-12-04 18:17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26508)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李红梅

  造车新势力高歌猛进,捷报频传。近日,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11月份交付量,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头部造车新势力交付量集体破万,位居二线的哪吒汽车也跻身“万辆俱乐部”,销量同比全都翻倍,有的增幅甚至接近400%。

  在疫情反复、芯片短缺的背景下,各品牌燃油车销量纷纷陷入负增长,造车新势力销量为何翻倍增长?鲸平台智库专家、吉车科技总经理严吉对风口财经表示,造车新势力可以更快适应市场并推出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同时在品宣和智能化方面不遗余力,车型少可以集中火力在意向客户中成功塑造清晰的定位,这些都是传统车企想做而不能立即做成的。

       “蔚小理”月销集体破万

  数据显示,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头部造车新势力,11月交付量集体突破1万辆。

  继今年10月份交付量超越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后,小鹏汽车11月份交付15613辆,同比增长270%,环比增长54%,再度登顶造车新势力单月交付排行榜首位。今年1-11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为82155辆,同比增长285%,首次超越蔚来登上造车新势力销冠位置。

  凭借一款现象级产品打天下的理想汽车,11月共交付13485辆理想ONE,同比增长190.2%,创造了单月交付量新纪录。今年1-11月,理想汽车总交付量达76404辆。

  随着汽车芯片供应问题缓解,“用户思维”下的蔚来汽车11月重返“万辆”级交付水平,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10878辆,同比增长105.6%。今年1-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80940辆,同比增长120.4%。

  作为二线造车新势力中的“黑马”,哪吒汽车凭借小型纯电SUV车型哪吒V,根植1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并逐渐开始对燃油车形成替代效应。11月份,哪吒汽车首次实现月交付量破万辆,实现交付量10013辆,同比增长372%,环比增长24%。

  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为车企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今年1-10月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

  除了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销量连续多月节节攀升。广汽埃安11月实现终端销量14566辆,同比增长123%;大众 ID系列新能源汽车11月交付量达到14167辆,连续7个月增长。

       如何破解“缺芯”困局?

  今年以来,芯片短缺问题影响汽车交付,造车新势力也不例外。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先后出台了芯片减配的交付方案,以确保交付量。

  在今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芯片短缺依然是明年一季度的制约因素,公司正在与博世合作,尽可能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与传统车企相比,造车新势力规模小,芯片需求相对更少,采购也更灵活。“造车新势力一个月只生产一两万辆,需要的芯片资源更容易在市场上拿到货,这是最关键的。”

  此外,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对普通芯片的需求不多,而技术比较先进的高端芯片并不是很缺,具有芯片供给的优势。

  光大证券指出,当前电池和芯片等供应链瓶颈仍是制约交付量的主要因素,但持续看好行业渗透率抬升、以及新势力交付量稳健爬坡前景。受益于行业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年底旺季和补贴退坡导致的反向促单,12月造车新势力有望迎来全年订单峰值。

距离盈利还有多远?

  年销量突破10万辆,被业内视为一道重要的门槛,也被称为汽车企业的“生死线”。“10万辆意味着规模经济效应开始发挥,这是实现盈亏平衡的一个基础。”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

  从前11月的表现来看,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累计销量均超过8万辆,理想汽车销量为7.64万辆。得益于销量增长,蔚来、理想、小鹏营收攀升,毛利率也均突破两位数。然而,从财报数据来看,三大头部造车新势力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有的品牌净亏损还在扩大。

  究其原因,汽车产业研发、制造和营销等成本比较高,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才能摊薄。

  “有些企业投入特别大,可能雇了很多研发人员,同时给研发人员的工资待遇又特别高,导致成本尤其研发成本居高不下。这种亏损也并不是坏事情,科技企业跟传统车企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说。

  除了研发成本,造车新势力的营销成本也很高。三季报显示,蔚来、小鹏、理想三季度的销售费用都超过了10亿元,最高的蔚来达到18.3亿元,比在全球卖车的特斯拉还要高。

  利好消息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陡峭的增长曲线。如果12月份的供应相对稳定,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年销量将接近10万辆。

  长远来看,造车新势力若能保持目前的产销和研发水平,迟早会盈利。“从车展上不同品牌展台的人流量来看,这场电动化变革必然会随着几家传统巨头的没落而达到高潮。”严吉对风口财经表示。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