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迎来“退役潮”,退役电池回收将何去何从?

2021-12-03 14:11 大众报业·大众网阅读 (23957) 扫描到手机

    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已经全面迎来“退役期”。

  在政策、资本等多种力量的助推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谓一路狂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6.6万辆和254.2万辆,累计销量渗透率达12.1%。这意味着我国每卖出8辆车,便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同时,首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电池正面临“退休”。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成本更占据整车的40%左右。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来看,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有效寿命为4-6年。分析称,如果按照动力电池4—6年的使用寿命来测算,2014年生产的动力电池在2018年开始批量进入退役期。预计从2021年开始,我国将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接近80万吨。


(图:正在充电中的新能源车)


退役电池去哪儿了?该去哪儿?

  据报道,这些电池退役后的去处有两种,第一种是将已退役的动力电池拆解重组后,应用到储能等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第二种是提取报废电池中的钴、镍、锂等价格昂贵的金属材料。

  据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文辉介绍,当电池无法满足电动汽车性能要求并退役后,通过对电池形态、性能等进行评估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重整处理后,可以将其用于对电池性能要求不高的其他场景,常见的有电网储能、低速电动车等。对于已无法降级继续使用的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是其最后归宿。将电池模组进行精细拆分,随后投入极片破碎装置,再从中提取镍、钴、锂等金属材料,制成碳酸锂等产品,可再次用于新电池生产,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图:工人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


  为保障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从2018年开始,工信部先后公布三批电池综合利用规范企业,但电池的“退役”之路还要面对“黑白两道”的选择。2018年的数据显示,当年退役的动力电池总量达7.4万吨,但当年全国首批上榜的5家“白名单”企业仅共计回收处理约0.5万吨动力电池,其余6万多吨动力电池“下落不明”,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流向了“白名单”外的企业。

  瑞萨科林(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红松说,公司一周好的话能收个三五块电池,不好的话一块就不错了,基本上都是亏损。像相对“值钱”的三元锂电池,他们几乎一个月也收不到一块。

  “白名单”企业收不到,那些电池去哪了呢?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回收再利用行业团队负责人张钦红说,电池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这些地方没有做规范的环保和安全处理,成本大大降低,能以更高的价格回收电池,但却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


  一名“小作坊式”回收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成本和技术门槛过高,他们一般不会对回收电池做梯次利用处理。“因为梯次利用风险很大,质量存在很大问题。我们只做汽车底盘电池,按吨收。我们有自己的工厂,收回来以后,破碎分解出贵金属锰镍钴。”

  除了作业安全问题外,更需警惕的是,有专家表示一块20克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污染50年左右,更大更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内含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可能对环境带来更大的威胁。

他山之石:各国如何回收新能源车电池

  美国政府对电动车采取两头抓的方式——同时制约电动车制造者和消费者。在制造者方面,政府对生产企业收取部分回收费用,资金用于电池回收利用;同时要求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制造企业协议买卖电池原材料。

  在消费者方面,政府会对购买电动车的车主收取一定的“押金”,督促车主在动力电池“退役”时上交电池。在“两头抓”的模式下配合美国国内建立的回收利用网络,使动力电池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都处于可控状态,对环境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此外,美国政府还会针对电动车立法,从生产、收集、运输和使用等方面提出技术规范。

  日本属于能源进口国,对新能源的探索开始较早。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就提出了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处理的思路,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介入,规定电池生产企业对电池的回收利用负责,政府会给予生产企业部分补助。

  德国政府在电池回收利用上规定生产者承担主要责任,通过企业政府备案、电动车经销商组织回收和倡导车主主动上交废旧电池的多环节并行线路,形成电池回收利用机制。在德国国内,明显的特点是政府严厉监管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进军蓝海还需形成产业合力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上至电池生产厂商,下至终端利用企业,牵涉众多。若要有效开发这片蓝海,还需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力。

  10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其集团控股子公司、“白名单”上榜企业之一的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拟在湖北省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投资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0亿元。

  而在回收端,除了与汽车厂商合作回收电池,多家企业也在加紧布局建设自有回收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17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综合利用企业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区设立了回收服务网点9985个。

  据悉,多家相关企业已开始了联合行动,维护行业生态。7月16日,包括吉利集团、浙江天能、浙江超威等在内的9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重点企业发布联合声明,呼吁“抵制小作坊”。它们表示将在废旧动力电池拍卖环节限制竞买企业必须为“白名单”上榜企业,杜绝中间商、小作坊企业参与竞买;同时呼吁全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厂商共同遵守,规范废旧动力电池的流向渠道。

  目前,相关部门已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指明了方向。2021年3月5日,“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信部也表示,接下来将从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产业等方面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并就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回收体系、加强技术创新等提出多项措施。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王锦川 综合央广网、科技日报、央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