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红黑榜 | 造车赛道的“冰与火之歌”:头部高歌猛进 尾部前路迷茫

2021-09-02 16:52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6190554)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王雪

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已悉数披露完毕,作为上半年成交与涨幅最为疯狂板块之一的整车板块,以“新能源车”概念为核心讲述的“资本故事会”,可谓精彩纷呈。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对上市车企的半年报充满了期待。

风口财经发现,今年上半年,上市车企行情发生明显的两级分化。头部车企突飞猛进,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小康股份6家车企的市值均进入“千亿俱乐部”;尾部车企前路迷茫,数十家车企难脱亏损的命运。

五成车企营收净利双增长

上汽集团为最能赚钱车企

尽管上半年国内车市受到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A股上市车企仍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风口财经发现,在24家A股上市车企中,有11家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19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长城汽车、中集车辆、中国重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宇通客车、江铃汽车、福田汽车、一汽解放、江淮汽车、力帆科技12家企业在2021年上半年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盈利能力排名首位的是上汽集团。2021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66.14亿元,同比增长29.90%;归母净利润133.14亿元,同比增长58.61%,成为上半年最能赚钱的A股上市车企。

位列盈利榜第二名的是广汽集团。2021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43.18亿元,同比增长34.90%;归母净利润43.37亿元,同比增长87.07%。

长城汽车紧随其后。2021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收入619.28亿元,同比增长72.36%;归母净利润35.29亿元,同比增长207.87%,这一数据让众多车企望尘莫及。

虽然三家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但在财报中不约而同地表示出芯片短缺的困扰。

上汽集团表示,报告期内全球车用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对公司生产和批发销量的完成进度造成较大影响。

长城汽车亦是如此。2020年上市的热销车型坦克300,因受产能限制,以及芯片、关键零部件短缺等问题,数次宣布暂停接单。

广汽集团表示,目前芯片短缺对公司生产的影响短期可控,但预计下半年全球车用芯片供应短缺仍将持续。此外,吉利汽车、江淮汽车、江铃汽车、东风集团也在财报中提及了未来将面临芯片短缺的风险。

6家车企迈入千亿俱乐部

比亚迪7000亿市值领跑

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之下,多家传统车企开始加大对相关产业的布局,A股市场也上演了一沾“新能源”就上涨的魔幻一幕。风口财经发现,2021年上半年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车企,均推出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亦或是布局相关产业链,股价表现突飞猛进。

24家A股上市车企中,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小康股份6家车企均在“千亿俱乐部”之列。北汽蓝谷、一汽解放、江淮汽车在内的12家企业市值超百亿。

比亚迪一马当先,位居股总市值排行榜榜首。截至8月31日收盘,比亚迪股价年内涨幅为33.97%,总市值达7315.5亿元。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出色表现,比亚迪上半年交出的“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却让人颇感意外。

2021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908.85亿元,同比增长50.22%;实现归母净利润11.74亿元,同比下滑29.41%。对于业绩下滑,比亚迪在财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因产品结构变化,公司毛利率下滑;同时,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上涨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二级市场方面,投资者并不买账。自8月27日晚半年报披露,至8月31日收盘,短短三4天的时间内,比亚迪市值蒸发近千亿。

除比亚迪之外,长安汽车是另一家“增收不增利”的千亿头部车企。

2021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567.85亿元,同比增长73.22%;归母净利润17.29亿元,同比下降33.55%;扣非后净利润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17亿元实现扭亏。

对于净利润下滑,长安汽车称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约 42 亿元。在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大增,是因为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改善。

在上市车企市值排行榜中,小康股份以1013.09亿市值成为黑马。自从与华为合作后,小康股份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股价年内涨幅达333.97%。

此外,北汽蓝谷也因与华为合作迅速拉升股价。不过,北汽蓝谷自5月20日股价达到年内高点19.87元/股后,便开始走下坡路,截至8月31日收盘,报12.20元/股。

与华为合作固然带来了资本市场的拉升,但是净利润方面两家车企仍未扭亏。华为汽车概念并不是万能的,如何提高公司品牌力和产品力才是重中之重。

尾部车企未脱险境

近半数企业业绩亏损

头部车企上半年表现亮眼,尾部车企同样话题感十足。

24家A股上市车企中,有10家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亏损额排名前三的为北汽蓝谷、*ST众泰、汉马科技,亏损额分别为18.13亿元、7.53亿元、5.69亿元。小康股份、金龙汽车、中通客车、曙光股份、海马汽车、安凯客车、亚星客车同样未能摆脱亏损的命运。

*ST众泰毫无疑问是上半年“最妖”的汽车股之一,风口财经盘点发现,*ST众泰年内共收获61次涨停,22次跌停。这家深陷破产重整的汽车企业,在等待“接盘侠”的同时,股价上涨的步伐并未停止。今年以来,*ST众泰每股从1元涨至7.91元,总市值达158.2亿元。

今年8月以来,不断有接盘*ST众泰的消息传来,但重整方向未定,仍有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如:汽车整车业务处于停滞状态,基本无销售收入;资产负债率高达157.04%等风险。

此外,海马汽车“摘帽”,也是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为人所乐道的大事件之一。在不断传出“卖房救市”的消息之后,海马汽车经过一系列战略调整,终于迎来“重生”,股价年内涨幅超110%。然而,海马汽车仍处在亏损状态,尽管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48.35%的营业收入,但归母净利润亏损0.8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81亿元。

反观同样在上半年“脱星摘帽”的力帆科技,如今已率先实现了盈利。财报显示,力帆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6亿元,同比增长9.59%;归母净利润为3739.9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风口财经注意到,力帆科技之所以能够快速盈利,主要得力于摩托车和通机板块的贡献。尽管吉利入主之后在整车业务上投入了巨大努力,但上半年整车产销表现仍不如人意,汽车板块仅实现收入0.47亿元,同比下降82.62%。

造车“三剑客”两家仍亏损

在新能源汽车这条疯狂的赛道上,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除了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传统车企外,我国也涌现出了不少造车新势力,其中,造车“三剑客”——蔚来、小鹏和理想最具代表性。

然而,造车是一条艰难的征程,“烧钱”更是绕不过去的坎。8月31日,理想、小鹏发布了赴港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两家车企均未摆脱亏损的困境。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86.14亿元,同比增长207.8%;净亏损5.95亿元,同比增长291.0%。小鹏汽车实现营收67.12亿元,同比上升569.3%;净亏损19.8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0.76亿元。

理想增收不增利,净亏损同比扩大,主要是因为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的增加。今年上半年,理想研发费用投入11.7亿元,同比增加198.6%;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则达到13.5亿元,同比增加287.3%。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业绩已经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至2020年,分别净亏损15亿元、24亿元、1.5亿元及3.6亿元,从短期来看,理想汽车还是很难摆脱亏损。

小鹏汽车造成亏损的原因与理想汽车几近一致,同样在于费用端的压力。报告期内,小鹏研发费用达到8.6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4亿元;销售和行政费用达到10.31亿元,同比增加5.5亿元。

此外,小鹏计划在今年增加销售门店至300家,上半年累计增加40家,而目前小鹏仅拥有200家门店,这也意味着下半年小鹏要实现100家门店的扩张,后期面临着不小的扩店压力。

在新势力角逐赛愈加火热的今天,如何尽快走出亏损泥潭成为车企必须直面的问题。为了占得先机,赢得更多的资本加持,已经成功登陆美股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将目光转向了回港上市。7月7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敲钟上市;8月12日,理想汽车成功登陆港股;不出意外,蔚来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