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无人配送,近期上路运行!青岛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达40万辆

2024-06-13 15:23 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阅读 (14892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6月13日,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动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期,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明确了2024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达40万辆

青岛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是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链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目前,全市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已超过300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8家,整车产能130.2万辆。在技术路线方面,形成了涵盖传统燃油车、LNG清洁能源车和纯电动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完整技术路线体系;在产品体系方面,形成了涵盖轿车、SUV、交叉乘用车、轻中重卡、客车、特种(专用)车辆等全品类的产品体系;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形成了涵盖模具、内外饰、车桥、动力总成、轮胎、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变速箱控制系统等领域较为完善的配套生态。

会上,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大川介绍,作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引领,以青岛国际汽车城为主要载体,以推动现有整车企业产能爬坡和转型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整车出口达到18万辆左右,车企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60亿元;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核心配套,轮胎、车身等特色配套规模分别达到400亿和5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5%左右;全市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4万台和11万台以上,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5万台。

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计划》着力实施包括“整车能力提升”“关键配套进档”“智能网联突破”“应用场景引领”“出口动能牵引”“后市场体系构建”“技术创新驱动”“资源要素保障”“产业生态打造”等九大行动。

城市无人配送,近期上路运行

近年来,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不断更新落地应用场景,就青岛而言,智能网联汽车什么时候能够上路运行呢?

市民的这一期待,在青岛的街头即将就要看到。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仲思卿介绍,近年来,青岛市一直致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成立了全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联席工作小组,组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专家委员会,统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另一方面出台了《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先行示范区总体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在政策审慎包容、开放创新方面,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

以商业化应用为导向,青岛市聚焦环卫保洁、物流运输、短途接驳等领域,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多元化应用场景。其中,在无人配送领域,已有多家智能网联企业与青岛市快递物流企业展开合作,今年计划分批次投放低速无人车,启动城市无人配送新模式。“目前,已经通过市智能网联汽车联席工作小组会议审议,近期就会在多个区域上路运行。”仲思卿说。

此外,为健全产业生态,青岛市正在市域范围内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目前正在与相关机构研究启动区建设方案,未来考虑逐步推广到全域全场景,争取打造中国北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市区公共充电站,实现“5分钟”服务圈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离不开充电桩建设这一重要支撑,作为国内最先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之一,青岛市自2012年起就被国家选为第一批充电设施建设试点城市。2023-2024年,青岛市连续两年把充电设施建设纳入了“市办实事”,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设施服务网络。

发布会上,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颜丙峰提供了几组数据。他介绍,截至2024年5月,青岛市共保有电动汽车充电桩7.24万个,中心城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已达0.81千米,市区实现公共充电站“5分钟”服务圈,乡村区域充电基础设施提前实现“乡乡有站”的布局目标。

据了解,为推动充电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今年,青岛市在数量、布局、技术应用及运营模式上逐级提升。在数量上,结合新能源汽车推广预测情况,今年设置了2.4万个的推广目标,截至5月底已经完成新增充电设施1.2万个,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在布局上,进一步推动从城市中心区域向城区周边乃至城乡接合部延伸,示范开展一批综合功能服务站建设。在技术应用上,鼓励新建公共充电站采用液冷超充等大功率充电设施,试点建设具备反向送电功能的车网互动充电项目,全市首个具备“车网互动”“反向送电”功能的充电站已在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充电站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实现调度反向送电12次。

此外,颜丙峰介绍,在运营模式上,青岛市支持“充电网+”等模式创新发展,在公共充电服务的基础上结合车辆维修租赁、购物用餐等综合服务,打造一批具备综合充电消费场景的新业态场站。结合节假日、乡村旅游等车流量大等特点,在重点景区、公路部署推广公共移动充电设施,形成“多类互补、灵活可靠”的高峰充电保障能力。

打造五大优势航线组群,做大整车出口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青岛在汽车出口方面如何做大整车出口?

对此,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高军介绍,青岛港是北方第一大外贸口岸,开展整车出口业务优势明显,近年来,青岛港商品车航线网络不断拓展,拥有遍布全球的190余条集装箱航线,新增了新能源汽车装卸作业资质,目前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船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可满足各种规模形式的商品车出口业务,并且依托港区铁路线,开展了商品车铁路出口业务。

刘高军介绍,当下,商品车航线运营呈现出典型的“以货引船,以船揽货”的特征,下一步,青岛市将进一步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打造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五大优势航线组群,深化海外仓建设,打造汽车出口产业全链条服务;持续增强陆向辐射度,深化与郑州、太原、西安、兰州等沿黄流域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合作,促进港口航线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同时,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断提升青岛现代航运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促进船舶租赁、航运经纪、船舶代理、信息咨询等现代航运产业发展和企业集聚,促进港口、航运、金融、贸易深度融合,提高港航供应链服务水平,为青岛汽车出口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